潜山市(天柱山) 文化旅游协会
天柱山,一座汉人的山 二维码
42
天柱山是一座汉人的山,我们都欠你一个拥抱。这是今年10月15日“寻梦天柱山,安徽作家潜山行”采风活动时我随性说的一句话,现在看来确实如此。 在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讲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,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”。这个神话传说与今天的天柱山有无关系,不曾考证,但从天柱峰的表象和神秘谷垒砌的巨石来看似乎大有可能。据史料记载,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旌旗猎猎的浩大船队出江口,入皖水登潜之天柱拜岳封禅,却真实无瑕。那山呼万岁盛况空前的祭拜不仅摇晃了整个皖地,也让裸露亿万年金刚之体的天柱山穿上了硕大的“南岳”汉服,风光无限,顶天立地,傲视天下。在历史进程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,那就是没有永久的辉煌,也没有永久的没落,天柱山终究没有能够绕开隋文帝志在南疆的头颅,从汉室的热闹中慢慢地沉寂下来,汉服不再威武,等待是漫长的事情。80年代初,著名学者余秋雨来到天柱山,看到名山的没落,内心无比荒凉地写下《寂寞天柱山》与世人分享,引起了很大程度上的共鸣;2000年王蒙先生来到天柱山,看到山上石无不奇,松无不秀,毫不吝啬文字之美写下五言古体诗《天柱山》并即兴挥毫“天柱通神”;陈所巨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笔写下《雄哉,天柱山》,讴歌天柱山是金刚挺立,是赤身露体的阳刚之神,是正义的化身。天柱山在寂寞时有寂寞的风骨,热闹时有热闹的高度,这些都发生在经意或不经意间。 潜山自古不缺人文、历史,细细数来满以为傲,现在看来那是没有意义的喋喋不休,天下的事也大多如是;只有善忘过去,才有美好的未来。我要做一个追梦人,努力去实现一个让汉人都渴望来一次潜山,拥抱一下与大汉民族血脉相连的天柱山的梦想。 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,行走在皖水之上,远远望去市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,那是现代文明的象征,也如同驶过历史的列列战车,蓄势待发。一丝丝秋意的风掠过我的发际,吹开了我万千思绪,如梦如画如诗:汉为南岳耀皖城,孔雀徘徊胭脂井;文明之光薛家岗,长庚恨水有新人。 |